【学前融合】共研融合课堂 共探教育新径—— 区特教中心组织学前专职特教教师学期末主题教研活动
98
6月25日下午,徐汇区学前专职特教教师本学期最后一次主题教研活动在区特教中心召开。本次研讨以“融合课堂的设计与实施”为主题,特邀上海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侯雨佳老师担任专家指导,通过理论建构和课例剖析,帮助老师们探索特殊儿童融合活动组织新路径。 |
![]() |
首先,特教中心顾筠筠老师就专职教师听评课情况进行反馈。在本学期15节课例中,融合式、小组式活动数量显著增加,越来越多的老师聚焦于幼儿的关键发展需求设计和实施活动。同时,教师们展现出丰富的教学样态,活动类型多样化,差异化设计凸显,部分教师还尝试引入AI技术,为课堂注入新活力。 |
![]() |
随后,园南幼儿园乐雪琴老师和五原路幼儿园陈卓莹老师就她们的2节融合课堂课例进行了分享。乐老师以《课间10分钟》一课为例,介绍如何作为助教老师与主教老师合作组织集体学习活动。她采取差异化教具、同伴示范、图卡提示等支持措施,帮助特殊儿童提高活动参与度。陈老师则介绍了她担任主教的水墨画活动《小鸡宝宝》,她以国画为媒介,引导学生通过动作、绘画等多元方式表达,让脑瘫儿童的精细动作得到充分锻炼。 |
![]() |
活动第三环节,侯雨佳老师带来了“融合幼儿园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的专题工作坊。侯老师强调融合教育不仅仅是物理空间的融合,也是课程与教学的融合和社会的融合,我们应当让特殊儿童“进得来、学得好、玩得嗨”。在组织融合课堂时,教师们可以采取更具“弹性”的支持措施,从“矫正缺陷”转向“潜能开发”,从“统一要求”转向“目标分层”,从“单一方式”转向“多元参与”,从“包容例外”转向“尊重多样”。在普通学前教育的基础上,提升课程的可达性和有效性,确保所有儿童都能有成长。 |
此次教研活动,通过中心课例反馈、教师经验共享与专家高位引领的多元形式,为学前专职特教教师搭建了深度交流与学习的平台。相信在此次活动的推动下,老师们将把收获转化为行动,持续优化学前融合教育实践,助力每一位特殊儿童在融合课堂中绽放独特光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