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教育学区共建|天湖学区:学区融合教育家校合作共建机制的探索
2022-06-14 作者:暂无 50

融合教育,是徐汇教育的一张亮丽名片。“十三五”期间,在国家、市、区政策精神的引领下,我区立足区情,全面开展融合教育工作,经实践打磨和积淀,已形成以“绘管理”“惠教师”“慧学生”为核心的徐汇融合教育品牌。在“十四五”开局之年,为更好地总结、推广区域融合教育的先进经验,谱写融合教育新篇章,徐汇区启动融合教育学区化项目研究工作。七大学区积极参与其中,继续深挖融合教育内涵。目前,各学区所负责的子项目初见成效,正进入中期评估阶段。“融合教育学区共建”专题将陆续展示区域七大学区的项目研究进展,敬请期待! 

image.png

2021年11月立项会议

 会议报道链接

融合教育学区化项目研究开题论证会顺利召开

项目介绍

天湖学区包括了天平街道、湖南街道的中小学及九年一贯制学校,学区地理位置优渥,人文气息浓郁。学区内有7所学校开展融合教育(4所小学、3所中学),其中2所中学配有专职特教教师。总体而言,特殊学生数量不多,但家长资源较为丰富,便于组织开展各项活动。

家校合作是指学校和家庭共同参与学生的教育活动,共同合力对学生进行教育指导和帮助。本项目研究以学区为单位,通过组织开展跨校、跨学段的家庭教育指导活动,增强特殊教育学生与学校教育协作的合力。研究将在跨校管理机制、家庭教育指导方式、普特学生深度融合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为特殊学生家庭家校合作提供经验。研究由学区随班就读工作组组长校建襄小学牵头引领,各中小学及区特教中心参与。

关键词

家校合作 跨校管理 普特融合

项目推进

我们要解决什么问题?

天湖学区在以往的工作中已积累了家校合作的相关经验,学区内家长资源也较为丰富,但特殊学生的家校合作是我们的“知识盲区”。教师普遍反映,特殊学生相较其他学生而言更需要家庭教育支持,只有家长配合才能有效落实学生的个别化教育计划,其中较为突出的教育需求体现在小学与初中阶段的转衔教育需求,以及建立良好同伴关系、提高生活适应能力的需求。

image.png


我们怎样解决问题?

为了从实际案例中提炼有效的机制,促进学校与家庭间的紧密联系和深度融合,我们组织了教师沙龙和家长沙龙活动。

2022年1月,学区开展了 “做好融合教育,探索家校共建机制”为主题的教师研修沙龙活动,以建襄小学的2个学生案例抛砖引玉,七所学校的教师们分享了她们与特殊学生的故事。


image.png

2022年5月,学区又以“随班就读学生的小初衔接”为主题开展家长沙龙活动,邀请到了市二初级中学的班主任、心理教师进行专题培训,还邀请到了一名初中特殊学生家长分享经验。两次活动都取得显著成效,让融合教育下的家校合作更紧密。


image.png

市二初教师主题交流

image.png

市二初学生家长经验分享

我们解决了什么问题

一个个真诚、动人且成功的融合教育案例帮助各校教师们找到家校合作的切入口,也为特殊学生的家长们提供可参考和借鉴的经验。目前我们在积极汇编融合教育背景下的家校合作案例集,使其为学校、教师、家长们指导特殊学生教育教学提供针对性的有效经验和参考,切实促进家庭与学校在融合教育中的紧密合作。

后期展望

下阶段,天湖学区将按照计划继续组织开展不同专题的教师沙龙及家长沙龙活动,并汇编出案例集。另外,项目团队将根据疫情的发展和实际情况,策划开展学区内特殊学生和普通学生的跨校融合活动,与家长志愿者通力合作,力争搭建一个适合于普特学生融合互动的实践平台。


往期回顾

开题论证

徐汇区融合教育学区化项目研究开题论证会顺利召开


撰稿:建襄小学陈静

        徐汇区特教中心 朱丹丹

审核:张 萍 秦晓霞

编辑:顾贝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