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教育学区共建|华理学区:普特教师合作机制建设的案例研究

融合教育,是徐汇教育的一张亮丽名片。“十三五”期间,在国家、市、区政策精神的引领下,我区立足区情,全面开展融合教育工作,经实践打磨和积淀,已形成以“绘管理”“惠教师”“慧学生”为核心的徐汇融合教育品牌。在“十四五”开局之年,为更好地总结、推广区域融合教育的先进经验,谱写融合教育新篇章,徐汇区启动融合教育学区化项目研究工作。七大学区积极参与其中,继续深挖融合教育内涵。目前,各学区所负责的子项目初见成效,正进入中期评估阶段。“融合教育学区共建”专题将陆续展示区域七大学区的项目研究进展,敬请期待!
2021年11月立项会议
会议报道链接
融合教育学区化项目研究开题论证会顺利召开
项目介绍
华理学区共有7所学校开展融合教育,其中小学4所,中学3所,随班就读学生49人,障碍类型涵盖听力障碍、脑瘫、自闭症、智力障碍等,学区配备专职特教教师6名,在如何满足随班就读学生个性化需求方面不断进行探索与实践。华理学区各校融合教育实践基础扎实,研究成果丰硕,“十三五”期间多位老师撰写的融合教育研究论文在期刊上发表。
促进普特教师有效合作是融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证。该项目由华理学区组长学校上海小学牵头,学区内融合教育学校均参与。项目聚焦普特教师合作,通过教育评估安置、问题行为干预、课程学习支持和融合活动指导等方面合作机制的建设与实践,以典型案例的形式,呈现各校普特教师合作的成功经验和特色做法,形成学区范围可推广的普特教师合作工作机制,促进学区融合教育的协同发展,也为区域融合教育相关工作开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融合教育 普特合作 合作机制
项目推进
回顾过往,总结经验
在“十三五”期间,学区内学校已经对随班就读学生课堂参与度、问题行为处理、快速准确筛查疑似特殊学生等开展了深入的研究。同时,每所学校均策划并组织了形式多样、具有校本特色的融合实践活动。这些实践活动对于推进学区融合环境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融合实践活动已成为学区融合教育工作的一项常规内容。通过普特教师合作策划、组织和实施,为随班就读学生与融合伙伴创设更多相处的机会,增进彼此了解,促进普特学生的真正融合。
上海市徐汇区上海小学“自救急救培训”的融合实践活动
上海市实验学校附属小学随班就读学生科技馆融合实践活动
上海市徐汇区向阳育才小学乐高体验融合实践活动
该项目广泛吸纳前期的实践经验,以案例的形式进行梳理归纳,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动学区融合教育实践。
基于需求,不断探索
依据项目研究方案,项目组对学区内 6 所学校(小学和中学各3所)的普通教师和专职特教教师开展了融合教育工作需求调研。56位普通教师和7位专职特教教师参与调查。回收63份有效问卷。
通过调研项目组了解到:普特教师双方均表示在融合教育工作时存在一定困难,并且双方均反映需要互相支持,有必要建立合作机制。项目组基于普特教师合作需求推进项目研究与实践。
在教育评估安置方面,每学期初学区内各学校专职特教教师与学科老师一起对随班就读学生进行系统评估,并基于评估结果制订个别教学计划。随后,召开个别化教育会议,确定教育干预决策与方案。
华东理工大学附属中学普特教师参加个别化教育计划会议
在融合教学方面,专职特教教师基于评估结果与学科老师一起制定适切的长短期教学目标,确定集体课堂与资源教室课堂之间教学内容的联系,并及时沟通,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作好调整。
上海市梅园中学普特教师关于提高随班就读学生课堂学习效率的讨论
在问题行为干预方面,专职特教教师和普通教师合作开展随班就读学生问题行为的功能分析,并指导普通教师如何预防及管理随班就读学生课堂中出现的问题行为。
上海市徐汇区上海小学普特教师讨论学生问题行为处理策略
在融合活动方面,华理学区已经形成了学区特色,普特教师一起参与融合活动的策划和组织。
上海市徐汇区教育学院附属实验中学沃尔玛超市社会实践活动
携手前行,整体推进
尽管项目实践活动受到疫情影响暂时无法开展,但是学区项目组通过线上研讨,召开多次学区项目工作会议,持续推进学区项目研究工作。
2022年5月15日,项目组召开学区项目工作会议,项目组成员和中心巡回指导教师参加,就项目中期评估工作和线上项目推进情况进行深入交流和讨论,进一步明晰了下一阶段项目推进的方向。
华理学区项目组工作会议(疫情期间)
后期展望
在疫情期间,项目组将继续深挖以往的研究实践,进一步梳理典型案例,总结优秀经验做法。同时,探索线上教学期间普特教师合作开展特殊儿童的教育教学的有效做法,继续拓展线下融合教育推进过程中普特教师合作领域,积累合作经验,推进学区融合教育整体发展。
往期回顾
开题
徐汇区融合教育学区化项目研究开题论证会顺利召开
天湖
学区融合教育家校合作共建机制的探索
撰稿:上海小学 金燕
徐汇区特教中心 陆莲
审核:张萍 秦晓霞
编辑:顾贝尔